近日,台风“摩羯”席卷广东沿海地区,带来狂风暴雨,多地高层住宅出现明显摇晃现象,引发居民恐慌。社交媒体上,“房子还稳吗”成为热门话题,网友纷纷分享自家住宅在台风中的晃动体验,并质疑高层建筑抗风能力。与此同时,远在福建厦门的月嫂服务行业也因极端天气受到关注,凸显城市基础设施与民生服务在自然灾害下的联动影响。
台风期间,广东部分30层以上住宅楼宇摇摆幅度加剧,虽有专家解释称适度摇晃是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正常现象,但居民安全感仍受冲击。结构工程师指出,我国现行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》对抗风抗震有严格标准,但民众对建筑安全的知情权与应急管理仍需加强。
值得关注的是,台风预警促使厦门月嫂服务机构启动应急预案。多家家政公司表示已为待产家庭配备双重护理人员,确保极端天气下母婴照护不间断。这种未雨绸缪的服务升级,反映出民生行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提升。业内人士建议,沿海城市应将月嫂等关键居家服务纳入防灾体系,建立天气预警与民生保障联动机制。
此次事件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双重挑战:既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建筑安全标准,也需构建更具韧性的城市服务体系。当台风过境后,除了检视钢筋水泥的稳固性,我们更应思考如何织密守护民生福祉的安全网。